人民网5月4日电(记者 李婧)今天是全国法院实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第一天。记者在北京市西城法院的立案大厅,感受立案登记制给当事人带来的新变化。据悉,从今天起,是否立案与当事人是否缴纳诉讼费不挂钩,只要当事人的诉讼符合立案的条件,要先立案,同时开具交费票据。
“立案还是开庭?请出示身份证件,为您做登记。”北京西城法院导诉员杜春熟练地为面前的李先生打出了“来客登记单”,上面包含进门时间、姓名、随行人员、被访人部门等信息,其中“事由”一栏填的是“立案”,“您拿好单子,请去立案大厅导诉台取号等候”。按照指示李先生走进了立案大厅,出示登记单拿到号码牌,等待了五分钟就顺利地坐到了立案窗口。立案窗口的服务类似银行的服务。被叫到号码的当事人就到相应的窗口办理业务。办理完或者法官答复后,当事人还可以对立案窗口的法官进行评价,有“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四个选项。
“确实很方便,指引特别明确,不用瞎跑乱问,来得早排的号也靠前。”被问到立案登记制实施首日的立案感受,李先生表示非常满意。
北京西城法院立案一庭负责人张晖法官告诉记者,为了方便当事人起诉,西城法院将导诉台前置到安检入口处,对进入法院的来客根据立案、开庭、信访等不同需求进行首次分流。其中,将来办理立案的当事人引导到立案大厅,根据具体情况,取号分配到不同窗口,进行二次分流。“通过两次分流的有序衔接,最大限度节省当事人问询和排队等候的时间,大大提高了立案效率。”张晖法官介绍道,导诉人员也会结合具体情况征求当事人意见,帮助引导到诉前调解、专家解难等窗口和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为当事人提供咨询、调解等法律服务。西城法院还在节前特意推出了以微信“摇一摇”为接口的手机互动宣传平台,当事人在立案大厅摇一摇手机便可进入西城法院诉讼服务界面,享受到立案流程告知、便民措施推荐、诉讼费计算等一系列周到的立案服务内容。
“今天确实非常便捷顺利,基本无障碍。”大成律师事务所的赵律师是专程来体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她特意将几天前就准备好的一个案件推迟到今天来立案,不到半个小时,手续就全办完了。“每个环节都会明确告诉下一步做什么,就是当事人自己来也非常清楚。”赵律师说,以往立案环节中耗时最长的就是审查环节,如果材料不全,很难一次性立上案。对此,张晖法官表示:“我们会对当事人需要补充哪些材料进行一次性告知,不让当事人跑冤枉路。”
据介绍,北京市西城法院近年来收结案数量一直保持高位运行,近三年来共受理各类案件110113件,其中刚过去的2014年就有39258件。鉴于西城法院两地办公的情况,为了方便群众立案,西城法院官方微博在节前专门发布南北区立案地址说明,与官网相呼应,为当事人出行提供便利小贴士。同时,西城法院前期组织涉及改革的所有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抽调10名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法官、书记员补充到原本21人的立案庭,人手增援近三分之一。除了普通3窗口,专门设立了优先立案窗口、网上预约立案窗口、绿色通道窗口,为当事人的不同诉求提供服务。
记者了解到,成功立案的案子,两天内就会转到审判庭法官手中,进入诉讼程序。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介绍,“以前立案后需要交纳诉讼费才能立案,缴费是立案的前提。现在是先立案,同时开具交费票据,两天案件先移转给审判庭。是否缴费不是立案的前提。”她表示,登记立案后,当事人未在法定期限内交纳诉讼费的,按撤诉处理。“这样能可以做到当天立案,保障当事人的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