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庭室、各基层法庭:
为进一步加强审判质量管理,提高审判效率,建立完善的审判质量效率考核评估制度,规范对审判质量效率管理,建立一套规范、科学的评估指标,结合本院实际,建立我院质量效率评估体系。
共设立20项指导标,具体包括:
(1)结收案率(报告期内,本庭一审、再审结案总数与同期一审、再审新收案件总数之比);
(2)法定正常审限内结案率(本庭正常审限内结案数与受理案件总数之比);
(3)案件平均审理天数(本庭全部案件审理的天数与案件数量之比);
(4)依法延长审限、中止审限、中断审限、暂停计算审限未结案率(依法延长审限、中止审限、中断审限、暂停计算审限未结案数与受理案件总数之比);
(5)超审限未结案数;
(6)12个月以上未结案件数(本庭受理的12个月以上仍未结案件数);
(7)民事案件调解率(民事案件调解结案数与受理案件总数之比);
(8)上诉率(本庭或本院上诉案件与审结案件之比);
(9)被发回改判率(发回改判案件数与上诉案件总数之比);
(10)执结率(执结案件与受理执行案件总数之比);
(11)执行标的额到位率(执行案件执行标的额到位数与标的总额数之比);
(12)执行案件自动履行率(未采取查封、冻结、划拨、司法拘留等强制执行措施被申请人在执行期限内自动履行案件数与所受理的执行案件总数之比);
(13)申诉率(信访、申诉案件与本人、本庭、本院生效案件总数之比);
(14)民事、刑事案件当庭判决、结案率(民事、刑事案件当庭判决、结案数量与本人本庭本院案件数量之比);
(15)民事案件撤诉率(民事撤诉案件与本人、本庭、本院案件数量之比);
(16)刑事自诉案件撤诉率(刑事自诉撤诉案件数量与本人、本庭、本院案件数量之比);
(17)行政一审案件撤诉率(行政一审撤诉案件数量与本人、本庭、本院案件数量之比);
(18)申诉复查案件撤诉、和解率(申请复查案件撤诉、和解数量与本人、本庭、本院申诉案件数量之比);
(19)投诉率(当事人投诉案件与本人、本庭、本院申诉案件数量之比);
(20)案件合格率(评查办评查的合格案件与本人、本庭、本院审结案件数量之比);
由研究室建立指标数据定期通报制度、审判运行态势分析制度、指标数据监督检查制度,各庭室对本庭以上指标数据分析,每月上报研究室,由研究室对评估结果实行月通报、季分析、年总评,并记入每个人的实绩档案和廉政档案,作为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
评估体系自二00六年十二月二十日起实施。